文/阿寶JH Wei 於台北
圖:媒體報導歐盟支持提升與台灣關係,但不曾讓讀者認識背後的真相。
近日台灣媒體熱鬧的爭相報導,歐盟一面倒地通過支持提升與台灣關係的報告,更有媒體指為立陶宛的骨牌效應,因而引起筆者關注;新聞不乏就是台灣在與歐盟外交的關係取得勝利、中共跳腳等重點方向。但是媒體不曾讓讀者認識的三個重要的真相:如鮮少分析這個草案實際執行的困難有多大、鮮少理解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文化上的差異、鮮少思考兩岸存在雙贏取代互相廝殺的可能。這嚴肅的課題攸關台灣的未來,值得我們一起反思。
KEYWORD: #歐盟 #歐盟台灣關係與合作報告 #魏莫斯 #立陶宛 #歐台關係 #資本主義 #社會主義 #文化兩棲 #媒體第四權
#歡迎加入 #阿寶愛心獨賣
#Line生活圈 https://goo.gl/Bscqzn
#Telegram頻道 https://t.me/babywey
#IG頻道 https://www.instagram.com/babywey2018
#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babywey
真相一:草案實際執行的困難有多大
台灣多家媒體加上英國BBC、德國之聲、法國RFI等歐洲媒體報導,這個歐洲議會外交委員會中,由瑞典民主黨魏莫斯主導起草的《歐盟-台灣政治關係與合作》報告草案,不顧中國大陸方面強烈抗議以壓倒多數通過,其中更建議將「歐洲經貿辦事處」正名為「歐盟駐台灣辦事處」。
但事情真的那麼簡單嗎?下個月這個草案還要經過全議會通過,身為上議會的歐盟理事會,成員不乏多數匈牙利這樣與大陸深交的國家,因不想得罪中共反對該報告;而具行政機構的歐盟執委會較務實,會考慮經濟層面的影響,避免搞砸協商多年的陸歐投資協議。
從波蘭捐贈台灣疫苗馬上在立陶宛宣稱「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動作來看,中共對立陶宛的制裁毫不手軟奏效;美國則因為在台灣等問題上與中共破壞政治互信基礎後,拜登見不到習近平,所有外交官甚至特使到不了北京只能到天津。如今事隔7個月的第二次拜習通話中,習近平坦率指出美國現在的對華政策,對美陸關係發展造成極大的困難。
台灣問題屬於中共的核心利益,如今中國大陸取代美國成為歐盟第一貿易夥伴,歐盟豈會輕易的踩中共紅線?您認為整個歐盟可能跟著立陶宛的腳步,為了意識型態在名稱上跟中共撕破臉脫鉤?媒體或許為了點閱率帶動讀者同仇敵愾,但卻不曾讓讀者們認識現實的真相。
真相二: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差異
現代媒體跟早年的最大不同,就是為了吸引點擊,增加許多情緒用詞,比如「戰狼這下急了」、「歐盟議會無懼施壓」、「中共跳腳」等,這樣的操作手法確實吸引讀者,但是也造成許多曲解或錯誤的判讀,更在對立情感上加油添醋,產生最大的問題,莫過於無法真正理解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文化上的差異。
兩個不同原生家庭的人會因為不同背景而產生誤解衝突,兩岸分治70年何嘗不是兩個大群體,加上台灣體制民主西化後,對政策理解的習慣更不相同。比如中共最近出台的監管政策,台灣媒體盡是用資本主義的視角批判,鮮少媒體像王志郁這樣分析文化差異,令觀眾理解兩岸政府的目標都是為了人民。兩岸的矛盾何嘗不是長時間的誤解累積的呢?
因此,筆者主張兩岸應該開始培養「文化兩棲」,越多理解彼此文化差異的民眾,可以有助於彼此交流。既然中國大陸的崛起成為既定的事實,何不放開心互相認識?尤其是身處媒體的第一線文化工作者,更應深思熟慮新聞與媒體呈現的影響,是將兩岸帶入更誤解與矛盾的戰火,抑或帶到理解與諒解的和平?
真相三:存在雙贏取代兩造廝殺的可能
歐盟議員魏莫斯會在立陶宛事情上面擂鼓鳴金,凸顯中國大陸崛起下的歐盟單方面的理性但卻屬陸歐間非理性選擇,也堪稱「囚徒困境」。而台灣對歐盟來說或許有新的價值,但是若兩岸繼續交惡下去,對台灣一定是愈來愈不利。
如今的媒體在經濟環境惡化下,追求流量成為生存之道。只要批評抨擊中共強勢作為就可以引來大量人氣。但然後呢?兩岸逐漸喪失雙贏的可能性,民眾長期對立,灰色地帶忍受度就會愈來愈少,小S、張鈞甯事件就是明顯的例子。媒體身為第四權,就算NCC成為東廠,也有責帶領讀者探索兩岸雙贏的可能,有理想自許價值才能打造新的高度。
某次看到網路一段智慧之語:「為人處世,或許要更重視的,不是呼風喚雨的能力,而是淡看風雲的胸懷。」當兩岸都希望改變對方、壓倒對方,未來勢必走向戰火一途;但是放下意識形態成見後所生的智慧,才會帶領兩岸看見新的可能。
因為智慧出於靈性,而意識形態思考不出真正的智慧。您說不是嗎?
(圖:https://pixabay.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