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14日 星期日

思辨/學禪是否迷信?被洗腦?像吸毒?

文/阿寶JH Wei 於台南

圖:禪定像吸毒嗎?吸毒者「依賴」毒品與學禪者藉由禪定「放下」的差異,實然天壤之別。

最近一位朋友在談禪定,認為我們對於禪定的依賴像是吸毒。對此,筆者除了分析了禪定與吸毒狀態的差異,還分析吸毒者「依賴」毒品與學禪者藉由禪定「放下」的差異,實然天壤之別。這件事也令我想到有些人認為學禪是迷信、有些人則認為學禪是被洗腦,今天這篇文就讓我們一起思辨迷信、洗腦、依賴吸毒等問題。筆者主張,真理是不辯自明,因為真理不是辯出來的,而是我們參出來的;因辯贏不見得是找到真理,修正偏差與狹隘的思維才能領悟真理。歡迎一起交流。

#歡迎加入 #阿寶愛心獨賣
#部落格 https://babywey.blogspot.com/
#Line生活圈 https://goo.gl/Bscqzn
#Telegram頻道 https://t.me/babywey
#IG頻道 https://www.instagram.com/babywey2018
#臉書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babywey

學禪是迷信嗎?

首先,我們來了解「迷信」的定義,即「有時泛指無科學論證基礎的,或盲目的信仰或崇拜。」那學禪是迷信嗎?誠然,禪定的效果確實可以在科學上證實的。

交大電機工程學系暨電控所羅佩禎教授受訪指出,科學家以核磁共振攝影證明靜坐改良大腦結構,她自己也以腦波研究證實禪定者的「寧靜無我」狀態。而應用化學系余艇教授一篇論文則提到用人類攝護腺癌細胞養殖的培養皿實驗,證實妙天師父的加持可以抑制癌細胞增生並促進正常細胞的生長。

對於學物理科學的筆者來看,學禪會被當迷信,是由於常被歸為泛心理、心靈範疇,但是論斷者不見得了解禪修。不過,我們理應反思,盲目的否定或臆測看不見的心靈世界,是否也屬迷信的一種呢?

因此,筆者認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若自己對於心靈世界還沒一定的深入,千萬別批判他人迷信,因為造口業與物質受力一樣,也是有反作用力的,唯作用的層次不同,一般人沒智慧看懂罷了。

依筆者禪修實證的心得,如果要分辨一個法門是否是迷信,除了學習者的心態是否健康,還有傳法的上師自己是否有實證心靈究竟。因禪修離不開修心與心靈解脫,上師自己若未解脫,如何帶弟子解脫呢?

學禪是洗腦嗎?

再來,「洗腦」的定義是甚麼?即「指密集而有系統地對人進行觀念灌輸,以期改變其原有的信念、價值觀和態度的一連串操控手法與過程,經常被運用於政治、宗教和商業方面的宣傳。」

以前曾聽一位朋友在說別人被洗腦,我發現他持著自己的立場批判他人,但若不看主受詞時,詞彙的內容倒卻像在形容他自己被洗腦。現代的人何嘗不是經常這樣看待別人,鮮少捫心自問呢?

那學禪是洗腦嗎?筆者認為,如果改變自己自私與利己的態度,建立身體更健康、心理更愉快、利他大我的人生價值,那這樣的健康、正面的洗腦猶如洗淨人生汙垢,有何不妥?

妙天師父所傳的印心佛法,除了蘊含佛家解脫靈性之道,並融合道家功法健身,也融合儒家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觀念,強調入世圓滿,其中「利他」還是要圓滿家庭與社會責任。

而妙天師父關心政治的立場,反對者認為立場牴觸,筆者認為多是不夠認識他的格局與遠見所產生的誤解,上個月底談過在此就不再贅述。

故持平來看,妙天禪師所教的禪法對社會、國家有益,屬提供善的循環,這與迷惑他人的洗腦大有不同。

禪定像吸毒嗎?

至於禪定像吸毒嗎?我們要先認識甚麼是毒品,毒品指「可以出於娛樂用途等非醫療目的,使人產生依賴性、反覆使用、成癮的精神活性藥物或麻醉藥物」。依筆者接觸禪修廿多年的認識,禪定不但跟吸毒有很大不同,還可以解毒戒癮,主要是禪定可以幫助毒癮者身體排毒外,還有解除心癮。

這個部分中華民國解癮戒毒協會已經有很多案例,藉由禪定幫助毒癮者解癮戒毒。

另外,過去林達檢察官曾經訪談毒癮者,他發現毒癮者施毒的狀態確實跟學禪者的禪定很像,只是一個是依賴毒品在身體的化學變化,另一個是自己藉由專注力進入的法界狀態。依賴毒品化學反應與自主進入的狀態,好壞立判。

然而,這位朋友認為,我們學禪的人「依賴」禪定。那我們就得進一步對「依賴」這個詞來進行思辨了。甚麼是依賴呢?一般指「依靠別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給」。

舉例來說,一個懂禪定的人情緒穩定,是因為意識脫離根塵,這不是依賴,而是放下或脫開意識妄念,得到自由自在。而一個毒癮者,他施用毒品時雖暫時脫開生活的不如意,但卻反而會為了毒品的高費用而挺而走險做傷害人的事,這才是依賴及其的弊端。

這兩造間的思辨讓我想到電影《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中,老人請米爾曼不要聽外面的,一開始米爾曼不以為然,他說「你不就是要我聽你的?」固然,一般人如米爾曼搞不清楚,本有的智慧在裡面,不是外求的。禪定是放下後,讓裡面靈性的做主。

用禪定的方式,幫助自己體悟不受慾望、妄念束縛的狀態,把這樣的狀態帶到生活中,應對家庭責任、社會責任,做自己健康的主人,何嘗算是依賴呢?

(圖:pixabay)

沒有留言: